轉移資產風險_幫自己買張合適的保單吧
週末假日坐在咖啡廳內悠閒的看著窗外人來人往的身影,旁邊的一張小桌子坐著幾個人恰似在討論什麼事情,看著桌上一本厚厚的資料內夾著保單的試算資料,看來這是保險業務員所安排的一場小型說明會來爭取用戶購買該公司的保單。
中場時段,業務員暫時離開一會桌上的人們開始交換起意見,有位說:「回本型的每月要繳交1萬多元,這個負擔實在是不輕,可是非回本型的費用繳了就沒了感覺有點虧」,另一位則說:「對啊對啊,不然還有投資型保單,可以一邊投資又可以獲得高額保障聽起來很不錯,如果哪一天投資的標的物大漲的話又可以贖回更多的資金,實在是很不錯」。
有時會很懷疑,這樣短暫的保單內容說明到底用戶所接收到時是怎麼的訊息,會不會只是報喜不報憂,又或許不是根據用戶本身的需求所提出的內容。其實,保單銷售行為本身與佣金制度有關連性,這就跟銀行內的理專推薦基金很類似,能獲得較高佣金的優先推薦並不是根據投資人的屬性來提出適當建議。這表示每個人所獲得的建議都不見得是適合的方案只是保險公司當下佣金較高的組合模式。
保險的本質是分擔風險
在過往與從事保險的朋友閒聊時可以得知,市場內賣最好的保單都與「保本」有關,像是儲蓄險、外幣保單、甚至於帳戶型保單都有一定可以拿回本金的概念存在,反倒是非還本型的保單就比較乏人問津,造成保險與儲蓄的定義被模糊化。
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的互助機制,透過貨幣形式來分攤所有人的日常風險也就是一個人出事其他用戶分攤費用支出的概念,而保險公司便是透過保單內容來規範這個機制內每個人的權益義務與分配的比例。換言之,買保單的意義在於對風險作出轉嫁,讓自己受到損害時保障個人資產不至於受到會毀滅性的傷害。
就定義上來看,保險並沒有增值保本的意涵存在,純粹是一種風險管理的機制。 但保險演變至今已成為一種商業模式,隨著時間的演進也發展出儲蓄險、投資保單、分紅保單、年金保單等產品來滿足不同類型的族群對於保險的需求。
保單的建立順序
既然保單在現今社會已經演化出許多不一樣的型態,該怎麼買才正確就是一個大哉問。在要求業務員提供解答之前先想想你跟業務員之間其實有著利害衝突的關係存在,你希望用便宜的代價買到足夠的保障而便宜的代價表示會支付的佣金較低,而業務員當然關心你的保障夠不夠,但是不是用便宜的代價取得就又是另一個問題。
若我們將理財分成進攻與防守兩種類型,那在股票市場投資追逐資產部位的增長可視為是一種進攻型的理財,如何避免意外事件造成身家財產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則視為防守型理財而保險正是這樣的角色。在長期的理財規劃當中,防守的重要性並不亞於進攻。用個簡單的例子來看,在市場中透過積極理財好不容易賺進人生第一個百萬卻在隔天發生意外支付出百萬的醫療支出,一來一往之間財富增長豈不是淪為空談。
故我們辛勤工作之餘,如何有效的保障個人資產便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而我們回歸到該問題的本質來看,需要的是轉嫁風險避免受到毀滅性,關鍵字是保障。透過保險的機制來取得足夠承擔風險的能力才是我們的首要工作,所以保險工具分成保障與投資兩種性質,需要考慮的優先順序應是保障優於投資。
當一個年輕人初入社會接觸到保險時,首要考慮的問題會是儲蓄險投保金額嗎?不,不是儲蓄險而是意外險與醫療險。因為就意外發生時的角度切入,當產生意外時儲蓄險會面臨到解約問題,實際上是拿回自己已投入的帳戶金額並扣除提前解約金並沒有用小金額分散大風險的功用存在。而意外險卻是年繳少少的金錢就可以獲得百萬以上的保障額度,這讓投保者可以全力在個人的職涯上盡情衝刺,無須過份擔心若發生意外事故時會無法支付龐大的費用支出與收入中斷的問題。
將常見的保單名詞整理分類如下:
從上表中,要進行保單險種挑選的話則保障> 儲蓄(or 投資)。有就是說先確保足額的保障額度後,才考慮購買儲蓄險或是投資型保單。這才是較為理性穩健的作法,另外各家保險公司對於同一類商品所繳交的費用也不盡相同有個大原則卻是不變的(以相同保障額度下的費用來看):
- 純保障型 < 附加型(儲蓄險附加 or 投資保單附加)
- 年繳費用 < 月繳費用
- 保障有歲數限制 < 無歲數限制
在進行購買時也要多加比較,不要被一些可能性極低的極端方案所吸引(像是規劃出105歲所能領到的總金額之類的,想想看,從內政部統計處所查得的台灣國人平均壽命為79能到達105歲的機率低於1%,那樣的規劃表僅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空中閣樓就實質上的幫助有限)盡可能的為自己找到相同保障額度費用最低的方案,才是一種精打細算的作法。
不要只是往前看
有句話說:「明天與意外不曉得哪一個先到」,故我們目光看著前方積極理財之際也不要忘了意外與風險隨時都圍繞在我們身邊,一不小心就會讓我們多年的努力瞬間消失。有空時不妨檢視一下自己對於風險轉嫁這件事情是否已經準備妥當,不要只是低頭往前衝,幫自己透過保單合理的規劃風險轉嫁作業,讓自己在投資理財的路上真正無後顧之憂。
本文同步刊載於 – 商業週刊專欄 – 股魚不看盤投資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