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萬點還能放膽繼續買嗎?
從2018年初至今整體台股加權指數大多持續維持在萬點以上,以致於有「萬點新常態」的說法出現, 而就2018.01.01至 2018.11.7統計數字來看確實大多數的時間都維持在10,000~12,000 之間佔整體比例達91%以上。
碰觸萬點修正本是常態
而以往台股出現萬點後指數經常出現滑落走勢也使得投資人大多對於萬點抱持沒多久就會快速崩跌的心態來看待這次的走勢。我們從下面的整理表中看出以往的萬點最多維持60天左右。
經驗上來看只要碰觸到萬點後不久指數都會有一波的修正,但本次的萬點行情讓許多人跌破眼鏡,不僅一舉越過60天的紀錄更繼續往前推進到180天以上。有許多的投資人在指數破萬點後佈局ETF反的放空工具也因此虧損連連。
這次的萬點本質不一樣
仔細觀察這次萬點行情,居然沒有出現股民個個歡欣鼓舞的慶祝行情,仍不時的出現許多人抱怨虧損連連,甚至於近期的新聞還在持續報導高殖利率個股的反常現象。
通常當股市奔向高點時意味著股價上揚連帶使殖利率數字偏低,而股市低點時容易找到高殖利率個股。當現在的市場呈現的是萬點行情卻有許多個股呈現高殖利率合理的懷疑這其中有虛胖不合理的狀況。
我們將表格重新整理一下:
相較於之前的萬點行情,本次的整體本益比可說是相當低僅為15.6,淨值比更是只有1.67。以常見的ETF 0050 淨值比買進策略法 靠近1.6可視為買點浮現的觀念下,表示高點仍為買進區間。
為什麼會這樣,指數越高股價越貴就越不適合買股的觀念被翻轉了嗎?不,並不是這樣的,而是加權指數的設計讓權值股佔有太大的影響力,使得股市被分成兩個世界。一個是權值股拉抬指數形成欣欣向榮的表象,一個是非權值股股價低迷不振,而多數投資人買進權值股的比重不高在這波的漲幅中幾乎沒賺到什麼甜頭。
台積電佔比高,權值股影響指數深
台灣的大盤指數係採用加權指數的方式,以市值比重變化來決定指數高低漲幅。而由於採用加權指數的關係,市值越大的公司所佔有的權重越重。
依據TWSE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資料(2017.05)來看,前20檔的權重分配如下:
其中光2330台積電一家公司就佔了18.09%的權重。以台積電為例該公司佔權重為18.09%,若該公司漲停板(上漲10%),則相對整體權重上漲 10%*18.09% = 1.809%,若指數為11,000點時所反應的指數為11,000*1.809%=199點,各位投資人你沒看錯,台積電對大盤的影響就是這麼巨大。所以要拉抬指數最佳的方式就是買進權值股,特別是前十大的個股交易量大且效果良好。
單一台積電一檔股票來看比較2015年時118元的價位與2018年236元這兩者之間影響大盤指數約為800。在相同概念下看整個前十大權值股在2015年與2018年間對指數的影響性則達1500點以上。
用個簡單的概念來講,若只有權值股改變而其他個股條件不變的化。你現在看到的10,000行情也差不多是過去的8500點行情,這樣一來很多的疑惑就可以得到解釋。
現在還可以買嗎?
這件事情應回過頭問投資人本身,如果現在打開指數行情跳出來的數字是8,500點你是想買進還是想繼續等待呢?你是看著大盤指數在投資還是透過個股評價方式分析後才投資,兩者的差異在於看著指數在投資的人在此時認為是高度風險要等到指數滑落到滿意區間才開始投資,一個則是不論指數高低只要個股評價合理有合適價位浮現時便積極建立部位。
投資人若是透過數值分析的方法來評價個股市否符合買進條件的,應該會發現現在很多的個股都落在合理的評價區間內,這也符合了指數上漲只有漲到權值股而非各型類股全面上漲的實況。
在這詭異的市場行情中會給投資人幾點建議:
1.用財務評價的方式買股票,不要跟隨市場風潮
2.不要投入自己無法承擔風險的額度
3.不要全壓單一個股,保有一定比例金額彈性應用
不要被指數高低輕易迷惑住,指數高點時一樣有評價合理的個股,指數低點時也一樣有評價失真的個股。唯有運用財務評價的方式,才能幫助你找到合適標的,不要忘記了你是買個股進行投資,指數的高低只是影響找到標的物的難度,更何況現在的萬點只是個虛胖行情,那你在怕什麼呢?
如果你想要瞭解更多財務投資技巧與個股解析,歡迎加入「股魚-Line@群組」的行列中,透過適當的選股與投資組合每個人也能像股魚一樣悠遊於股海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