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益率 – 公司真正的本業獲益比率
財報三率: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要能夠觀察一間公司真正的本業獲利能力強弱,主要是看營益率的高低來做表示…
營益率公式: 營業利益 / 營業收入
之前談過毛利率是公司產品競爭力好壞指標。
參考之前文章:「毛利率 – 企業產品競爭力與獨特性指標」
那營益率則是公司本業獲利能力的強弱指標…..
將三率的差異放在下表中比較:
其中營益率包含產品的製造與銷售的費用,故可以看出公司的本業獲利能力是高或低…
那比較會有疑問的是在淨利率部分,淨利率還多包含了業外損益…不就是是最完整的公司
獲利好壞嗎?…那怎麼不觀察淨利率呢?…
這主要的原因在於業外損益是一個不可控制的因子,若要從月營收是推測公司的獲利狀況…
只能看本業收入來看,而業外是一種非固定的項目…可能公司本身也處份資產或外部投資
大賺大賠的認列……定義上來說那是一個意外損益的項目….非經常性項目….無法監測..
故不列入公司競爭力強弱的觀察指標……
唯一的例外在於該公司是海外型公司或控股型公司,那可能會發現本業收入不多但是業外很多…
那這種公司則要改觀察淨利率。例如台塑公司,主要的收入有50%左右為業外貢獻,故在監測上以
淨利率為主。但這種類型的公司業外的損益是很固定的產生並非忽有忽無的….,,在數據的觀察上要
仔細區分…
下圖為台塑公司:營業利益與投資收入幾乎長期各占了50%左右……
這種公司則是觀察淨利率…..
下圖為富爾特公司:營業利益逐年走弱,投資收入逐年穩定(主要來自大聯大的股利認列)
但該公司也逐年進行處份的動作來維持公司的獲利數字……….
這種就要小心公司可供處份的資產還剩多少….一旦無資產可處份時,該公司的盈餘會大幅下降達30~50%
對股價是相當重的打擊……
故營益率的觀察上面要配合本業的營收比例來合併觀察…
在高本業營收的公司(本業收入占80%以上)觀察營益率…
在高海外收入的公司(有固定業外收入且本業在80%以下)則觀察淨利率….
以2330 台積電為例,該公司的本業收入高達90%以上…….可以用營益率觀察
本業盈餘變化……..從下圖中可以看出,當營收成長時盈餘也會同步進行成長的動作…
兩者的升降變化趨近同步…
2352 佳士達:則是另一種特殊的案例,本業僅佔盈餘的50%左右…
業外又不固定。從圖中可以發現,整個營收與盈餘的變化極不穩定且無規則性….
營收上升不見得創造盈餘,營收下降也不見得虧損….向這種公司就不適合外部投資人…
無規則性、無法預測走勢的公司,還是給內部人去費心就好了…….
投資找單純一點、穩定一點的公司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