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企業處於那個生命週期階段 與不同週期的報酬率比較

如何判斷企業處於那個生命週期階段 與不同週期的報酬率比較

 

圖片來源:網路企業生命週期圖

 

一般股票的投資書籍只會跟你討論如何賺取價差的波段,這其實是很狹隘的觀念。如果投資人想賺到跟大老闆一樣的利潤,就應該跟大老闆的作法趨於一致..才有機會得到類似的成果…….。你有看過那個大老闆在企業風雨打擊的時候先將股票賣光光等到業績好轉的時候再回補的嗎?應該沒有吧(內線交易跟誠信有疑慮的經理人例外)…….投資人你的消息會比大老闆多且準嗎?關於業績何時好轉,手握訂單的大老闆會不知道嗎?…..既然這個問題都是否定的….那投資的心態與手法卻跟老闆不一致卻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報酬那會不會有點怪異?

大老闆

小投資人

股權單位

百分比

張數

持有時間

創始階段 ~ 衰退

賺就跑、虧停損

資金投入方式

初期資金募集 & 期中的資金再投入。可能有一段時間沒有任何收入

閒置資金,遇到增資等可選擇不要。資金隨時可以抽離

經營參與

全程參與

僅是旁觀者

風險

企業來不及獲利回收,資金與投入時間歸零

股票變壁紙

備考

投資人僅是Part time的參與者,在投入心力、參與時間與資源消息都不如大老闆的情況下,卻預期可以得到比大老闆更多的回報…..在心態建設上已經有問題!

 

 

 

 

 

 

 

 

 

 

 

關於企業生命週期,這個問題很少有股票相關的書籍在討論..通常都被放在企管學的理論內來看。我們應該這樣問….投資人想在企業那個階段參與並賺取利潤……..通常都沒有什麼結論……其實投資人根本就不理解他手上買的股票到底處於那個階段….要面對哪些波動的風險?投資人很勇敢這句話是一種嘲諷…..為了賺取一點點利潤的可能性連身家都可以不顧……

股魚曾因緣際會參與過新事業單位的創始與營運過程發現其實企業的想法跟投資人一點都不一樣….企業都有虧三年以上的打算來創建新的事業單位但投資人只有虧15%的打算……不同的觀念自會造成不同作法邏輯……

 

在投資上投資人並不需要全程參與這個過程….甚至可以避開初始燒錢階段..從成長階段一路參與到衰退階段的時候賣出…..賺取接近大老闆的報酬….那我們先來看看….在企業生命週期的四個階段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在四個發展時期,各自有不同的需求模式…..,用資金的觀念來看可以如下區分:

  1. 草創期:沒收入….大量燒錢 (無現金股利發放能量)
  2. 發展期:快速發展規模,收入高速成長(資金需求孔急,以發股票股利為主)
  3. 成熟期:規模發展趨緩,收入的成長幅度開始下降(現金股利為主,搭配少量的股票股利)
  4. 衰退期:分成兩個階段。階段一,收入從高點持平或緩步下降。所賺取的現金股利因無投資需求僅保留維護需求資金後其餘發放給股東(原始股東大量回收現金)。階段二,收入下降低於所持資本的報酬期待,股東原始資金抽離。公司考慮資金移往新企業單位發展或退還股東權益(或任其逐步走向沒落)

 

以外部股東來講,最大報酬時期在於成長期到衰退期的階段一….

回收最多現金的時期則是成熟期到衰退期的階段一…….這整個流程是很緩慢的….成熟到衰退可能會長達10年以上….甚至重啟成長流程

 

那外部投資人最大的問題是…..我怎麼知道公司位於那個時期上??….

要看財務報表嗎??…….這樣是有點麻煩….我們可以用股利政策來判斷位於那個流程上….

 

上圖中表達在各種階段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變化……投資人可利用這樣的觀念來研判企業的發展階段落於何處…..進而檢視投資的邏輯是否符合需求…..

 

保守型的投資人:應以金牛階段為目標

積極型的投資人:應以高速成長為目標

風險承受型投資人:應以介入高風險階段為目標,以獲取最大報酬可能..

 

下表為鴻海的股利政策變化表

 

從表中我們可以大概判斷目前的企業週期位於何處

草創期:77年以前

高速成長期:78 ~ 90年之間

成熟期: 91 ~ Now

衰退期:尚未開始

 

我們來檢視不同階段獲得的回報狀況會是如何

假設從高速成長階段購入一張鴻海的股票

77年至今:

現金股息從 0 成長到 179,436

股票張數從 1.0成長到 131.587

 

 

假設從成熟期階段介入,在91年購入一張鴻海的股票

91年到現在

現金股息從 1500 成長到 5807

股票張數從 1.0 成長到 4.259

 

以上係以鴻海為例來說明,不同階段介入獲得的回報…..那種階段介入取決於投資人的風險屬性…..

保守型投資人買進高速成長期股票,簡直是一場災難…..股票上下的震盪幅度之大,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

瞭解自己的屬性很重要…..只賺取適合自己的那一份就好…..

 

 

但可以確定的是….鴻海的大老闆抱住股票不放….資產膨脹了至少100以上….

77年反覆購買鴻海的投資人是否有獲得100倍以上的投入報酬?….

大老闆努力的經營自己的公司創造出驚人的財富其實投資人也可以的

如果你也在77年買進一張50元鴻海就放著不管他

          投入成本 5萬元

          抱住不動 ~ Now1,451,449 + (82.2 * 131,587) -50000 = 12,217,900 (1221.79)

          增長:1221.79 / 5 = 244.38

 

汲汲營營尋找趨勢,進進出出的聰明人贏過相信老闆、跟老闆一樣長期持有的投資人了嗎?….

找出數字資料所提供的訊息,相信它、奉行它、學習它…….結果雖不中亦不遠矣!!….

 

投資需要的是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反覆驗證….然後發展自己的投資準則

皆下來要做的就是信仰的問題了…….

 

股市投資建議很多、方法很多、工具很多,謠言也很多……..

在詭異的道路上,訂出自己的準則信仰….才能一步一步踏著成長的價值前進!….

—————————————————————————————————————————–

Related Posts

2 thoughts on “如何判斷企業處於那個生命週期階段 與不同週期的報酬率比較

  1. 如果抱到原本已經是成熟期的公司,每年現金股利發放比率高~~突然公司又有成長的空間,那就真的是意外之喜了~~

  2. 投資需要的是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反覆驗證….然後發展自己的投資準則…
    皆下來要做的就是信仰的問題了……
    這句話也太貼切,中肯~
    版主回覆:(05/30/2012 12:00:28 PM)
    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是沒信仰的…..今天流行這個方法就採用..
    明天又換另一個方式….變來變去一場空。
    新聞抱現金為王…馬上持股賣光光….那當初買進的理由是什麼?…
    信仰是要相信自己所驗證的結果並持續進行…每天變一套那能改善自己的流程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