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 ETF-AI 智能投資平台 連結: http://bit.ly/2Ik4YWZ
曾有外商的研調資料指出台灣的主動投資比例為42%高於全球平均值的21%,這意味著我們在投資的積極度與主動性上遠高於其他地區。這與理財資訊的隨手可得有高度的相關性,從每日所觸及的便利超商開放式雜誌架上約有 1/3 被財經相關雜誌攻佔便窺見資訊普及的程度。
資訊越發達,訊息的落差越小。加上媒體的渲染簡化,將原本高度專業的投資行為說得像是人人均可輕易掌握的技巧一般,許多人便傾向於自己進行投資交易。殊不知之,這件事看的容易做的不簡單,就如同許多日本達人節目,一樣搥子一樣的材料,達人敲出來稱為藝術品一般人可能連樣子都不是。
投資商品進化論
投資市場一路走來,投資人由散戶主導的時代進入到法人操盤,整個投資思維也隨著環境出現改變。投資工具也從個股自己操作,慢慢出現交由專業經理人操作的共同基金投資模式與自行選股買賣操作的方式選擇。
但選股這件事情,確實有專業性的門檻存在。ETF產品的引入讓選股不再是個困擾,投資人只要選擇ETF 本身所代表的主題或是策略,其他的就交給程式依據該ETF所設定的邏輯執行。
這樣投資模式並不需要專業經理人介入買賣操作,只依據程式邏輯背後所設定的程序交易,也被稱為是被動式投資。當然被動式投資,聽起來好像不是很可靠的感覺,總覺得投資就是要有人積極的研判財務狀況、尋找最佳買賣點來獲取市場最佳的投資機會。
投資人的認為跟市場結論往往有些差距。如果說積極的作為可以帶來改善與較佳的成果,這用於工作事務上肯定是正確的講法,投資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積極的介入往往時間拉長後仍回歸市場報酬。那倒不如一開始就專注在有效獲取市場報酬這件事上。
ETF 以策略為導向
不曉得各位已沒有注意到,每年財經界都會舉辦一個基金獎的比賽。這是幹嘛的呢?我把他稱為是找好操盤手的活動。要評量一個基金操盤成果的好壞最直接的比較就是跟大盤報酬率相比,高於大盤的才稱為優秀的經理人。這很合理的嘛!投資人將資金交給專業經理人除了期待報酬率外,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大盤指數報酬。
一般投資人要擊敗大盤不容易,我們可以說術業有專攻。交給專業基金經理人就是要幫我們完成這項工作「擊敗大盤,獲得更多報酬率」。
那有某一檔共同基金的年度報酬為10%。而同時大盤漲了10%,表示基金績效跟大盤相仿,經理人並未能帶來更高的效益性。反之若大盤漲了10%,基金漲了15%,這多出來的5%便是優秀基金經理人所創造的額外績效。但在投資界的實務上一旦有好的績效往往便會被挖角,投資人除了關注基金本身外,操盤手是否仍為同一個就很重要了。基金界內操盤手換人績效就走鐘的狀況並不少見。
而ETF 是相反邏輯,完全不需要經理人每天盯盤判斷,只專心賺取市場報酬率。每一檔ETF背後都代表不一樣的策略邏輯。我們以元大投信所推出的幾檔著名ETF作為參考說明,
Item | 策略 | 參考指數 |
0050 台灣50 | 買進市值前50大企業 | 台灣50指數 |
0051 台灣中型100 | 買進市值前51~150大企業 | 台灣中型100指數 |
0056 高股息 | 從市值前150大企業買進預期殖利率最高的前30間企業 | 臺灣高股息指數 |
基本上以複製指數為原則,交易策略在基金成立的同時便已經決定。例如台灣50以市值前50企業作為標的,標的變動依據為市值變化。這樣一來就排除了財報選股的問題,投資人只要專注的該ETF的投資策略是否符合自身對投資的期待,大幅度簡化投資難度。
用ETF簡化投資組合配置難度
長期投資的時候僅壓寶單一個股是不理性的行為,我的選擇是將ETF 作為核心持股,透過投資組合的模式在市場內取得賺取資本利得的機會。那你呢?想怎麼做呢?其實對大部分的投資人而言,若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熱情進行選股投資,那麼運用ETF來賺取市場報酬率是個很好的選擇,而依據個人風險屬性建立ETF投資組合則是讓投資績效與風險相互搭配的進階作法。
那投資組合是什麼呢?以元大低波動高股息ETF為例,就是運用不同個股的波動關係來構建內容,要記住一件事情,除了賭徒之外幾乎沒有機構投資採用重壓單一個股的模式。每檔個股的漲跌期間各異,透過組合可以將風險控制在預期範圍內。
圖片來源 – 元大,透過拉高持有與大盤波動關連度較低的金融股、電信股比例來達成低波動的目的。
看到這邊,頭就開始痛了。要建立投資組合,怎麼看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怎麼做才對呢?
元大 ETF-AI 智能投資平台 ,建立投資組合好輕鬆
不用擔心,元大投信身為台灣ETF發行的龍頭,除了開發各種創新的ETF產品外,也領先同業建置了全方位ETF解決方案的平台- 元大 ETF-AI 智能投資平台 ,讓投資人就算不懂投資理論也能運用幾個簡單步驟,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更何況除了設計外該平台提供建置後的績效實值模擬功能,讓你可以先觀察投資組合的績效後再評估是否要投入,實在是太佛心了。
趕快來瞭解一下,可以怎麼運用該平台的功能。
元大 ETF-AI 智能投資平台 登入網址:https://www.yuanta-etfadvisor.com/
打開後可以看到平台的基本功能簡介,有投資策略、總經數據查詢、ETF知識教育。就某種程度上該平台是以推廣ETF為主要功能導向平台,看到這裡以為是個說教的平台就關掉網頁掉頭離開,你就錯過裡面的寶藏囉。

這平台有四個極具價值的功能,不瞭解一下太可惜了。這四個功能分別為:
- 事件投資策略指導
- 全球總經數據查詢
- 投資組合自動建置
- 投資組合模擬投資績效(非回測型)
以下針對四個功能個別說明:
- 事件投資策略 (選取-投資策略)
點選進入後,可以找到近期的熱門事件。像是最近大陸股市行情不錯,不論是陸股或是對應的陸股ETF都有不錯的報酬率表現。平台內便針對這樣的熱門事件提出配套的投資策略。
點擊進入後可以看到,可以使用哪種工具與觸發條件進行操作,策略最後提供績效回測的資料當成有效性的參考。關於績效回測有人是不以為然,總認為用過去的數據回測績效不準確,這讓我想起孫子兵法的一段話:「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它的意思是評估雙方優勢,若算出來優勢多則勝算大,優勢少就難得勝。
放在投資回測上可視為連已知數據的回測都不能獲利時,那就不用期待這個策略在實務上能發揮作用,透過回測與模擬確認策略的可行性一直是金融投資的必要事前工作。
在這個平台內,除了陸股事件外。也有其他像是美元指數、ETF策略、日圓投資等事件可供學習參考,想瞭解投信對於事件策略作法的人這算是一種免費的學習資源。
- AI智能投資組合建置與績效模擬(選取投資組合 -> 智能投資組合)
我將智能投資組合建置與績效模擬放在一起說明,會更容易理解整個系統概況。在進入後會看到以下的畫面,我會建議先看下面的「系統原理說明」再進行投資組合的選擇。投資要有信心,知其所以然很重要,知道系統整個建置的理念與投資組合的建置準則後,再藉由系統的輔助建置能進一步的強化信心。
看完整個原理說明後,點選「投資目的」。開始進行目的選擇,有四種類刑:
不同的目標在工具選擇上,有明顯的差異性。而有件事情是投資者普遍缺乏的「那就是投資目標」,投資人經常興致沖沖的進入投資市場卻一無所獲的離開,除了投資技巧的不夠純熟外,另一個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想追求資產成長卻跑去買定存,想要穩定收益卻跑去買投機股。這都是缺乏投資目標所衍生的狀況。
元大 ETF-AI智能投資平台直接用系統的模式解決這個問題,先讓投資人回答他的投資目標,再填寫對於投資的期待最後才給出投資組合的模型建議。投資人在投資組合建置前逐一完成各個選項,選出來的標的物便能貼近實際所需。
假定選擇了「退休規劃」當成投資目標,接下來是一些選項作為參考。資料越真實結果越具備參考性。填寫完後會出現依據所填資料提供一組投資組合作為參考(如下圖所示)
如果想進一步瞭解,該組合的內容狀況。可在點選右上角的「投組內容」,瞭解系統所提供的建議細項。
從細項內容,查詢組合的配比建議與模擬績效的走勢狀況。當長期績效可以獲得正報酬與貼近指數報酬時便是一個理想的投資組合,若能有超額的表現那就是更好結果囉!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No, No, No,剛剛上圖中看到的過去數據的模擬績效。而這個平台最特殊的一個功能是實時的模擬投資。也就是說當投資人透過系統建議取得投資組合後除了可以看見這個元大ETF-AI智能平台的投資策略的過往績效外,我們內心裡其實更關心的這個組合未來的表現狀況對吧!
而這個模擬投資的功能就是直接將這個投資組合放在市場中,依據每日實際的交易狀況來告訴你實際的績效結果。以上圖的「退休規劃-成長配置組合」放在市場中交易4/8投入到4/9的投資績效為0.09%。
若投資人實際依照配置投入,一樣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也就是說在依照建議配置前,可以實際將預計投入的金額與組合放在這個系統內,讓它依據每日的市場結果來告訴你真正的投資狀況,有符合需求與期待後才真正的資金投入。
整個來看,這個系統使用多個步驟來強化投資人的投資信心:
- 系統原理教育
- 投資目標設定
- 個人風險屬性選擇
- 策略過往績效回測
- 投資組合市場績效實值模擬
經過系統的流程規劃,就算是一個沒投資經驗的朋友也能輕鬆構建投資組合,享受長期投資資產增幅的樂趣。
- 全球總經數據查詢:(選取-指數地圖)
點選後先看到代表全球各區域的全球介面圖,其中提供台灣、日本、韓國、中國、歐洲、美國、原油、黃金、債券等面向的資料,像是近年熱門的美股投資也可以運用這個平台找到美股的總經類資料。這裡我們先以台灣作為示範,點進去後再區分為「總經指標、市場指數、ETF」三大塊。
假定,今天想瞭解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與ETF0050的指數關係,那應該要怎麼操作呢?我們一步步來教各位:
步驟一:先選台灣 -> 再選市場指數
點擊後,會出現如下的畫面。預設為近一年的加權股價指數資料,可再自行設定時間長短。
步驟二:選ETF -> 再選元大台灣50ETF (0050)
成功後下方的」數據走勢」圖形會加入台灣0050 ETF 的股價走勢資料(如下圖)
投資人就可以快速的看出兩者的關係相當的一致性,便能依據這樣的特性找出適當的投資策略。這樣的比對數據在其他地方都屬於收費功能,而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則是當成免費資源開放給註冊使用者要多加利用啊。
除了上述外,整個排列組合可說是上千種。這邊就不一一說明了,僅整理一些幾個近期熱門的指標作為參考,沒列到的可以自己上平台找找看。
Item | 總經指標 | 市場指數 | ETF |
台灣 | 台指期外資未平倉量
融資張數 領先指標 景氣對策信號 台股股價淨值比 M1B-M2年增率 GDP |
加權股價指數
高股息指數 台灣中型100指數 台灣50指數 MSCI台灣指數 電子類加權股價指數 |
台灣50
台灣50反1 中型100 電子ETF MSCI金融 富櫃50ETF MSCI台灣ETF |
中國 | M2年增率
外匯存底 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 製造業PMI 5年公債殖利率 CPI 融資餘額 中國用電量 |
MSCI中國A股
滬深300日報酬正2 滬深300日報酬反1 上證50指數 滬深300中國指數基金 |
MSCI A股
寶滬深ETF 上證50ETF 滬深300反1 滬深300正2 |
美國 | ISM製造業指數
新增非農就業 30年公債殖利率 Fed升息機率 核心CPI GDP 美國領先指標 失業率 |
S&P500指數
STOXX全球人工智慧指數 S&P美元ER指數 S&P500反向指數 S&P500 2倍槓桿指數 |
S&P500 ETF
全球人工智慧ETF 美元指數正2ETF 美元指數ETF S&P500反1 S&P500正2 |
備註:僅列出台灣、中國、美國較熱門的指標。未列的部分(日本、韓國、歐洲…etc),請自行上平台查詢。
免費取得 VIP功能,打開所有功能
元大 ETF-AI 智能投資平台 連結: http://bit.ly/2Ik4YWZ
喔,介紹了老半天,有件事忘了講。雖然 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 提供了豐富的指標跟模擬投入的功能,但記得要註冊成會員才能使用。
這裡,我就忍不住要說一句話:「直接註冊VIP就對啦」。平台的許多功能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些是投顧單位才會用到的高階功能(指數數據比對、組合績效回測、模擬投資),目前註冊VIP無須繳交任何費用,只要填寫一份線上的投顧委任契約並回傳即可取得資格。
這種以後可能會收費的功能,不趁現在可以免費註冊取得資格時候趕快搶一份下來,難不成還等著付費加入嗎??今天看到這文章資料的,趕快幫自己搶一份VIP資格吧。
從 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 的出現,我們已經漸漸看出各家投信業者已將軟體服務納入整個大戰略一環,這對於投資人來講是一份很幸運的事情。一些原本高不可攀的功能逐漸透過平台的形式讓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其便利性。
還記得以前要設計一個投資組合,光想說怎麼規劃投資目標設定波動數據,再使用效率前緣的曲線圖試算投資組合風險是否落在規劃區內。如今只要輕鬆幾個步驟就能獲得更好的結果,系統功能的演進讓投資難度下降,實在是讓人很感動啊!!
延伸閱讀:
1.4%法則 + ETF 配置,提前退休不是夢
2.ETF 大贏家 超簡單投資術 新書上市
3.股魚 五指標選股 與ETF買賣點邏輯(東風衛視-單身行不行受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