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變動僅是短暫的美麗
因應國際會計準則(IFRS)的實施,金管會近期決定,明年開始上市櫃公司
的不動產將可採用公允價值入帳,換言之就是可用市值入帳。以目前以公佈
的財務資料推估大概可以為整體上市櫃公司增加千億元的增值利益。
而首先受惠的產業是擁有大筆土地資產的傳統產業和金融業,包括營建、
紡織、壽產險行業,以及部分電子業也會受惠。就實際而言,這部分與
過去經常攻佔版面消息的資產股消息並沒有兩樣,只是整體的適用範圍
再進一步的擴大。
但投資朋友應思考的是,投資是購買一間公司的淨值還是在期待他的獲利
能力提升?純以會計制度面來看,該制度的變動主要的受益方向在於
帳面資產價值且集中在固定資產項目上,這樣的變動並不會提升任何的
獲利能力,反而是讓整體的股東權益報酬下降。
舉一個範例表的變化作進一步的說明:
財務項目 | 變動前 | 變動後 |
固定資產 | 2,000 | 4,000 |
總資產 | 5,000 | 7,000 |
總負債 | 3,000 | 3,000 |
股東權益 | 2,000 | 4,000 |
稅後淨利 | 400 | 400 |
ROE | 20% | 10% |
ROA | 8% | 5.7% |
負債比 | 60% | 43% |
在會計制度的異動中,主要的受益項目為固定資產項目,其餘的科目並不會
因為制度改變而跟著異動。故可以發現在這個異動的過程中,在股東權益報酬
的部分反而因為股東權益數(淨資產)的提升使得ROE下降,但是在
整體的負債率的部分卻是因此受益。
因此投資人要理解的是這樣的會計制度變動與投資一間公司的期待是否一致。
若僅是單純的淨值提升、負債比下降是否就值得用更高的價位來買進個股,
還是該專注觀察該公司是否會因為淨值提升而有其他提升獲利的作為
(資產活化、處份利益投入生產開發等等)?若是後者的話,便屬於正向性
的發展對於長期的獲利能力提升有幫助。若是前者的話,恐怕只是一顆短效
的興奮劑,藥效過了一切終歸於原狀。
——————————————————————
———————————————————————————————-
讚 謝謝老師